联系我们投稿
灵感LAB - 空间灵感补给实验室
仙那度·重重山 · 重庆 | 城外建筑
0 FAVORITE319 VIEWS0 COLLECTIONS
2024-12-03 RELEASE DATE
2024年

 

那里有花园,蜿蜒的溪河在其间闪耀,
园里树枝上鲜花盛开,一片芬芳;
这里有森林,跟山峦同样古老,
围住了洒满阳光的一块块青草草场。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忽必烈汗》


▼云海缭绕的重庆森林


Xanadu是诗人塞缪尔·柯勒律治笔下忽必烈可汗拥有的东方都市 – 元上都。在西方语境中,Xanadu 意为理想中的乌托邦、梦境中的世外桃源。仙那度正是应此而生,为远道而来的栖者,创造脱离世俗日常的诗意彼岸。

千百年后的今天,对于当下无数在生活在都市人来说,是怎样的状态?似乎在赛博都市中定居久了,再次向往着游牧。仙那度的“都市游牧”,是我们对当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找到一种自由的,野性的生活方式。

 

▼云海过境仙那度

 

迷失与坐标 | Lost and Coordinates

“当第一次置身场地的野性从林,一种巨大的虚无感,让我急切的抬头仰望,试图通过森林里透过的天光,来找寻自己的坐标与方向。直到我转身,看见几束透过丛林的丁达尔光留下的几个圆形光斑,让我缓过神来。于是,我决定为这片黑暗森林,再升起一轮太阳。”——陈洁琦


▼森林里的一轮太阳

 

项目在距离重庆市区仅60公里之外的巴南,这里山脉连绵,森林密布,都市与自然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甚至是密切关联的。


▼项目航拍


场地位于一座陡峭的山头,地势坡度大,仅在山顶有一条平缓的路径。行走其间,无时不刻被一棵棵耸高细直的杉树环绕,让人失去方向感。


▼迷失与荒芜


 

原初自然与几何 | Primordial Nature and Geometry

森林,海洋,山川,大漠,都给人一种无尽的深邃和虚无感,而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给了原始的人类最初的几何认知——圆与直线。然后,人们通过挖坑穴、堆台地和立石木等生产活动,使三角形、四边形、圆形、多边形… 一系列逐渐完美的几何图形逐渐被呈现,人类意识才开始逐渐构建出新的精神世界。通过远古洞穴墙上的壁画,便可见一斑。


▼自然中的几何


在这片无尽的森林里,我们试着通过建筑,创造抽象的几何群像,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有一种超脱日常的体验,对话远古和自然。


▼营造超脱日常的建筑氛围

 

▼悬崖上的几何聚落

 

▼森林里的白色雕塑

 

主楼正立面是一个的球形凹面,与圆形的前广场相互呼应,让建筑成为广场的舞台背景,构成一组立体的活动场所。四角微微扬起的墙面,与深邃的弧形洞口,轻盈与厚重感,隐喻宇宙星体的引力场。


▼主楼与塔楼

 

主楼建筑是一个内外相通的腔体,人们可以经由幽暗的洞穴,进入通高的内部餐厅空间,置身于树林的包裹之中,再转折外部悬梯到达凌于树梢的屋顶空间,远眺群山。人们亦可以先经由塔楼,旋转攀登直上最高点,再通过飞桥进入屋顶空间。这是两条相互缠绕的路径,让人们穿梭于建筑内部与树林之间,在此相互遥望和相遇,形成立体多层次的游览体验。

 

▼主楼空间分析

 

▼洞穴空间

 

▼洞穴空间


餐厅空间

 

▼二层阅读区

 

▼三层洞口天光

 

每当夜晚灯光亮起,正立面的圆形灯光装置如同日冕一般,成为整个园区的“空间重力场”。


▼主楼“日冕”装置

 

几何群像与森林 | Geometric Figures and the Forest

4栋沿着山顶等高线依次排开的建筑,以及6栋隐秘在松林里的树屋,如同远古留下的矩阵,围绕中心广场形成一种迷离的空间关系,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建筑以原始几何的形体和窗洞,大面积留白的墙体,映射着摇曳的树影,建筑也成了环境的一部分。

 

▼嵌在森林中的几何建筑群

 

▼客房夜景


▼树影成为立面的一部分

 

▼树影成为立面的一部分

 

▼森林中的“远古雕塑”

 

▼悬崖泳池


▼悬崖泳池


森林里唯一开阔的土地,也是天光斜阳最爱眷顾的地方。林间的空地,向西面的山谷展开。远处山景与天际线一览无余。两米多高的落差,通过弧形片墙和石板路联接,逐级而上。白色的方型冥想池,斜插进土地深处。一个迷失丛林之间的大地坐标,将无边泳池的视野引至天边。于悬崖绝壁之间,呈现一抹蔚蓝。


▼筒状冥想池


▼森林中的筒状雕塑


 

时间的缝隙 | The Gaps of Time

“我想创造出一种抽离日常,超脱自然的“弱引力场”,让到访的旅人有一种失重感,时空被稀释,情绪得以释放。深邃的洞门,几何的缝隙,与建筑相互统一,仿佛在凝固的永恒里,撕开的时间缝隙。“

 

▼三角形与圆形洞口


▼平行交错的洞口

 

▼光影穿过洞口


▼森林中的“光洞”


 

洞见森林 | Insight into the Forest

森林,是原始人类所栖居的自然。风、光、泥土、空气,这世界本是纯粹的荒芜,原始几何的洞口,提供了一种洞见森林的观法。三角型,半圆型,圆形,水滴型,流线型,构成了日月星辰,山穴溶洞的想象。多重错落的流线穿梭其间,平行着,交错着,提供了一种探索般的森林观法。这些严谨的几何也正是一种“人造物”的宣誓,源于自然、重塑自然、超脱自然。


▼外部洞口在室内的投射


▼洞口中的洞口


▼淋浴空间洞口

 

▼中空客厅洞口

 

▼异形柱子与洞口


▼重叠的洞口


洞中洞,穴中穴。各种几何的洞口,联系起不同的居住空间。透过缝隙,看见散射进丛林的天光。


▼儿童房洞口


 

隐秘与消藏 | Secrecy and Concealment

树屋与接待亭,坐落于山谷之间,隐秘在山顶的另一侧。接待亭隐退在杉树林之后,如白驹过隙的林中白亭,几何形态的屋顶,漂浮在林间。从斜插片墙的阶梯转折步入,紧接着视野完全打开,树屋在丛林里若隐若现。天光从斜屋面顶部倾泻而下,静谧而空灵的亭子空间。


▼隐秘在杉林中的亭子

 

▼隐秘在杉林中的亭子

 

晶体般的树屋,如同天外来物,在山谷中破土而出。不锈钢和铝镁锰金属外观,将建筑隐入弥漫的山雾之中。夜幕降临,森林里透着微光的洞口,高低错落,点亮暮色的森林。


▼最孤独的树屋


▼镜面不锈钢立面

 

▼铝镁锰立面

 

树屋内部空间被形状各异的洞口串联,圆形地窗、矩形横条和异形窗,形成丰富的视线关系。环形楼梯,连接底层私汤和天窗阁楼,柠檬黄玻璃包裹着卫浴空间,一个原始且未来的晶体内部,闪耀着穴居的火光。

 

▼树屋内外空间关系


▼树屋内部空间


▼树屋内部空间

 

▼清晨树影

 

透过楼板上的圆形玻璃洞,可看见底层的泡池区,上下空间相互渗透。


▼从阁楼看向卧室区


▼底层的泡池区


▼楼梯水平横窗

 

结语 | Vision

建筑,不只是简单的建造,通过空间形式与秩序的组织,控制情绪的张弛,便超越了物质本身,便创造出诗意。我们从不忽视自然,让光和空气,穿过建筑。我们直面原始自然的荒芜,以想象力突破边界,以歌颂生命自然的野性之美。


▼艺术的情绪 

 

▼夜幕下的仙那度 

 

▼设计手稿 

 

▼航拍


▼总平面图

 

▼主楼负一层平面图

 

▼主楼首层平面图

 


▼主楼二层平面图

 

▼主楼三层平面图

 

▼主楼屋顶层平面图

 

▼客房Ⅰ平面图

 

▼客房Ⅰ剖面图

 

▼客房Ⅱ平面图

 

▼客房Ⅱ剖面图

 

▼树屋负一层和首层平面

 

▼树屋阁楼和屋顶平面图

 

项目名称:仙那度·重重山民宿
项目类型:民宿设计、度假酒店设计、民宿外立面设计
项目地址:重庆
客户:重庆仙那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城外全资子公司)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广州城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持建筑师:陈洁琦
主持合伙人:沈莹颖、黄毅源、陈振辉
建筑副合伙人:林旺铭、谢勇斌、谢锦萍、林家善
建筑深化团队:麦方镇、张运之、赖沛怡、沈海生、李博
室内设计团队:林家善、林旺铭、谢锦萍、谢勇斌
软装设计团队:梁岸淇、林家善、李慧敏、雷清月(倚山社)、刁家俊(倚山社)
照明设计总监:朱理东
方案设计:邱敏、李亚兰
深化设计:罗映钟、向柏铮
景观设计城外建筑&沅雅景观
谢锦萍(城外)、吕方诚、农波、陈灿雄、曾定煌
施工团队:广州城外境造建设有限公司(城外全资子公司)
施工管理建筑师:谢勇斌、麦方镇、沈海生
建筑面积:3800㎡
用地面积:13600㎡
设计年份/建成年份:2022.03/2024.07
文案版权:陈洁琦、谢勇斌、林旺铭
摄影版权:城外建筑、刘国威、邹翰峰、潮声ANSON、EJAY、李琛、知柏

 

感写观览、登录灵感LAB账号、点击文章顶部♥可收藏案例
更多该设计公司案例,请点击 → 广州城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非特殊说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公众号

关注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