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投稿
灵感LAB - 空间灵感补给实验室
朗诗住宅 · 江苏南京 | 衡建筑
0 FAVORITE821 VIEWS0 COLLECTIONS
2024-10-24 RELEASE DATE
2024年

 

朗诗住宅是典型的单间一居室公寓。最小宜居住宅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课题,讨论从二战后延续到现在。为应对如今城市高密度的居住需求,也是逐利的商业逻辑驱动下,地产开发商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小户型方案,但大约都指向了制式且乏味的体验。这些公寓通常是一览无余的,依照各活动的最小尺度需求平铺直叙地布置各个功能。理想的单间一居室应接近于“庇护所”这种原初的建筑类型,有限的空间意味着每平米都要有效地回应住宅主人个体化的居住需求。


▼住宅入口

 

设计初期,我们将最核心的睡眠空间思考成一个岩石般的盒子置入平面,其余功能围绕它布置,借由盒子的有机形态划定出有趣的剩余空间。这一想法受限于公寓层高,并没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我们尝试转换视点,把岩石的概念放大到公寓整体,将其想象成是一处山体,而睡眠空间就仿佛是采石开凿后留下的岩穴空腔。


▼轴测图

 

“岩穴居住”主题的另一个来源是西班牙雕塑家爱德华多·奇利达(Edoardo Chilida)名为“光之屋”“建筑礼赞”等一系列雪花石膏雕塑作品。与代表东方气韵的玉石相同,雪花石膏这种媒材兼有轻盈和厚重的特质:同时拥有实在的形态和通透的光感。奇利达挖空“石块”内部形成空间,光线顺着开口照射内部,实体感与透明感并存。雕塑外观有着自然造物的凹凸肌理,内部则呈现人工痕迹的秩序和平整。奇利达作品矛盾但平衡的状态,是我们想赋予这个住宅空间的精神气质。


▼睡眠区

 

▼弧墙细部

 

▼开口

 

睡眠区的内部被视作一个巨大的家具来设计,如《书房中的圣哲罗姆》所绘的场景。三面矮墙屏风围合成一个精神结界。木制地台将区域抬高,床垫直接置于地台上,古代隐士们席地而卧的栖居方式有益内心的平和。天花依循矮墙边界线的正投影向上凹,在视知觉的补形作用下,“岩穴”变得更加可感。在“岩壁”上凿出洞口,自然光透过这些洞口和墙顶间的狭缝照射到房间各处。


▼开放式厨房与就餐区

 

▼功能区域

 

▼开放式厨房

 

▼开放式厨房细部

 

▼就餐区

 

其余的生活必要功能围绕着睡眠区布置,有管线要求的功能尽可能不做大幅度的调动以免造成拆改成本的增加。由入口及远,依次布置了开放式厨房和卫生间。橱柜在尾端作一处弯折,与蜿蜒的路径相合。在矮墙屏风、卫生间隔墙与橱柜三者夹出的空间中安排了就餐区。受到意大利建筑师翁贝尔托·里瓦(Umberto Riva)“未完成”形式的启发,我们尝试在家具设计上跳脱“应有之形”的局限,定制的大理石圆桌切去一角与隔墙相嵌合,样式更有趣外也节省了空间。


▼睡眠区过道


▼休憩区


▼休憩区窗细节

 

休憩区布置在尽端靠窗位置,到达此处需循着睡眠区圆弧矮墙绕行,其体验仿佛是在山间穿行:初极狭才通人,而后豁然开朗。沙发扶手边设计了一个下翻板的梳妆镜柜,与窗在一个完整的矩形内拼合,光的反射与透射同时存在,空间也在感知层面上得到了延展。


▼洗漱间


▼衣挂细部

 

住所应该能提供一种慰藉。我们希望能对生活的本质作个历史回溯,回到最原初的居住状态,尽可能剥离掉现代化带来的非必要要素。设计过程中与业主频繁的沟通也帮助她梳理和审视自己的日常起居,这个过程就是一场生活的练习。


▼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名称:朗诗住宅
项目类型:住宅设计公寓设计、小户型设计、精品住宅设计
项目地址:南京
室内设计/软装设计:衡建筑
主创及设计团队:周睿哲,杨竣博, 张思羿
施工方:南京安坭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33㎡
设计年份:2023.11-2024.03

建成年份:2024.08
材料:大理石、手工砖、胡桃木饰面、马来漆
摄影版权:Howie


感写观览、登录灵感LAB账号、点击文章顶部🤍可收藏案例
更多该设计公司案例,请点击 → 衡建筑
©非特殊说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公众号

关注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