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目位于杭州象山艺术公社,包括位于32幢一层的叉艺术书店,以及52幢一层的工作坊,两处空间由廊道相连。项目业主“平行所”是一家复合型文化机构,其运营的空间还包括设计展厅、美术馆和“去约咖啡”。
▼叉书店夜景全景
我们接到设计委托之时,书店与工作坊已完成基本的室内装修(包括空调、照明、地面、门窗工程等),但室内依然空置。叉书店的定位与传统型书店有所不同,作为一个艺术书店,其空间重在展示,且应具有可变性。业主希望将它打造成展示、零售艺术书籍及艺术品的场所;与工作坊结合使用,亦可进行分享讨论、手工制作等活动。
▼叉书店夜景
设计理念 | Design Concept
设计的出发点是“纸张”这一概念,进而演化为“折纸”的手法。自古以来,纸张是文明的载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而当代诸多艺术书籍,也将“纸”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我们希望将知识与艺术的抽象概念投射到“纸”的具象形态上。“折纸”的手法用在了书店入口门头、室外标识、室内书架、墙面装置乃至收银柜台,它们在统一的设计理念之下,又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叉书店正立面
此外,我们设计中积极进行先锋的材料尝试,并使用SOP标准化模块以减少施工周期,且可通过模块化操作满足未来的空间拓展需求。
▼叉书店入口门头
“灰空间”:东侧廊道 | “Grey Space”: the East Passageway
从叉书店主入口沿着东侧廊道可行至工作坊,我们沿此“灰空间”路径设计了一系列室外标识。醒目的书店门头由镀银杜邦纸与镀锌钢管打造,既呈现出未来感,又表达出传统的“书卷”这一意象。室外标识的设计手法与书店门头相似,从不同角度看去,标识上的杜邦纸会呈现出“箭头”的形态,指向书店或工作坊方向。在东侧廊道设计有悬挂海报的位置,是平行所对外宣传的窗口。
▼叉书店+工作坊轴侧图
▼叉书店东侧廊道及室外标识
▼叉书店门头近景与细部
▼叉书店展示窗
室内空间与定制家具 | Interior Space and Custom-made Furniture
书店室内原有0.75m的高差,为了更好的整合与利用空间,我们设计了木质地台填补大部分高差(仅保留入口处高差)。在地台上放置收银柜台,地台内有两个大抽屉用以储藏。
▼叉书店轴侧图
▼叉书店室内
▼叉书店入口玄关
▼叉书店新增地台与柜台
▼由入口空间看台地之上
▼叉书店柜台及推车
书架是叉书店空间的主角,它们最主要的特征是前卫而兼具手工感的外观和灵活可变的性能。书架使用镀锌钢管作为主体结构,搁板采用PC板外覆白色杜邦纸的设计,并以U型亚克力边条和角铝封边。搁板看起来轻盈且微微透光,并可手动操作其转动,呈现出倾斜展示或平放的姿态,让书架像手中的折纸一样动起来。我们沿着书店的三面落地玻璃窗放置书架,创造出兼有一定围合感与穿透性的空间界面。
▼书架布展
▼叉书店中央书架变化
▼书架局部与纸长凳
▼书架搁板细部
此外,叉书店和工作坊的墙面装置由镀锌钢管与镀银杜邦纸构建。它们在创造氛围的同时,也可作为室内海报的悬挂位。此项目还包含纸展台、纸坐凳、推车、工作桌等一系列定制家具,使用了蜂窝纸板、桦木胶合板(俗称“海洋板”)、铝型材等材料,与杜邦纸及镀锌钢管的材质相得益彰。
▼工作坊轴侧图
▼工作坊室内全景
▼工作坊“圆桌”布局
▼工作坊布局变化
为满足不同使用场景,工作坊的桌子特意设计为梯形桌面,它们可以自由组合出曲线或直线、集中或分散的空间形态。在整个项目中,除了叉书店的新增地台,其余所有书架、地柜、墙面装置、桌椅等均可直接搬离或经过简单拆卸而移除,充分实现了空间复合功能和可变性。
▼定制家具轴侧图
▼工作坊推车与置物架
▼工作坊纸坐凳、工作桌以及书店纸展台细部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书架轴侧图与大样图
项目名称:平行所叉书店+工作坊
项目类型:商业空间设计、零售店设计、复合空间设计、书店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工作室设计、工作坊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咖啡厅设计、展览空间设计、展厅设计、美术馆设计、陈列道具设计、家具设计、空间标识设计、装置设计
项目地址:中国 · 杭州
客户:杭州平行所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已知建筑
主创及设计团队:傅圣迪、刘泉泉
建筑面积:190㎡
设计年份:2022年
建成年份:2022年
材料:镀锌钢管、PC阳光板、杜邦纸、桦木胶合板、铝型材
摄影版权:李雁军、傅圣迪
品牌:DuPont™ Tyvek®、俄罗斯SVEZA桦木胶合板
感写观览、登录灵感LAB账号、点击文章顶部🤍可收藏案例
更多该设计公司案例,请点击 → 已知建筑
©非特殊说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版权©灵感LAB,欢迎转发,禁止以灵感LAB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关注公众号
关注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