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投稿
灵感LAB - 空间灵感补给实验室
光和云朵树屋民宿·四川 | 微建筑工作室
0 FAVORITE1425 VIEWS0 COLLECTIONS
2022-05-11 RELEASE DATE
2018年

神山“雪宝顶”下的森林树屋|

 

场地

光和云朵树屋民宿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藩县大姓乡上纳咪村,一个安多藏族的小村庄。村庄里景观资源非常丰富,有雪山、森林、海子(高山湖泊)、草地等等。一条由高山上的雪融化形成的河流穿过整个村庄,是岷江的源头之一。上纳咪村一共有52户藏民,沿着河成带状分散在山谷中。基地位于村子的中间地段,正对雪山,门前有一大片草场,河流从旁边经过。基地有一栋未建完的藏族民居。我们在民居前面的草场周围加建了七栋森林树屋,在居民后面加建了一栋副楼,为树屋提供餐厅和厨房等服务功能。七栋树屋总面积约270平米。

 

▼村落鸟瞰


▼基地航拍

 

项目
作为外来人,我们该以怎样的一种身份和态度在藏族文化地区做事情?是把藏文化拔高到朝圣的位置,然后把它神秘化,疏远它;抑或是以同情的眼光给藏族小朋友一把糖果或红包,然后扬长而去,看上去是帮助他们了,而实际是满足了自己的优越感,同时让一些藏族人好吃懒做,向游客索要财物,以至于很多人不敢再去旅游,从而使他们更贫穷了。我们想以朋友的身份去近距离地了解藏族文化,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找回尊严,以及与他们平等地沟通交流是藏族朋友更愿意接受的吧,因此我们帮他们建立了合作社,通过网络把这个安多藏族小村庄介绍给更多的人。


▼村落鸟瞰


光和云朵树屋民宿上纳咪村合作社集体经济的第一个落成的项目,之后将会增加藏家民宿、藏族手工作坊、安多藏族展示中心、自然教育营地等业态,希望通过发展当地度假旅游和农产品销售提高当地藏民的经济收入,吸引已去城市打工的藏族青年返乡创业。


▼总体鸟瞰


▼树屋雪景


▼鸟瞰


▼入口


▼夜景

 

设计
我们也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平等交流的态度来做这次设计,我们不会为了迎合当地的文化而做一些伪藏族文化的设计,只想把对建筑的一些理解和想法拿出来呈现给他们,与他们有一个交流,提供一个双方相互了解的一个可能性。

 

▼村里的马经常会在树屋前的草场吃草及休息


七栋树屋散落在草场周围。森林树屋为不规则的多面体,一方面是想与被当地人称为神山的“雪宝顶”有所呼应,同时是建造方式所决定的,因为采用轻钢结构,每个面需要在现场的地面拼装好,然后人工抬上去,所以为了减轻每个面的重量,需要更多的面去围合这个空间。树屋正对雪山或草地,所以在正面设计了整面的玻璃门窗,把风景引入到室内,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就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宝顶。


▼雪宝顶


▼轻钢结构安装过程


▼树屋和雪山


七栋树屋一共有大小两种户型,小树屋室内面积26平米,净高5.3米,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等功能。卧室位于第二层,需要爬上小楼梯才能到达,既有很好私密性,也能通过前面的大玻璃获得很好的视野。卫生间位于卧室下方,墙面和顶面以红雪松内挂覆盖。


▼模型


大树屋由两个交叉的多边形体块组成,室内面积45平米,净高5.3米,内有客厅、卧室、儿童卧室、卫生间等功能。主卧室也同样位于第二层,儿童卧室位于小的体块里。


▼两种户型外观


▼ 夜景


▼雪景


▼室内概览


▼室内窗景


▼客房


▼从客厅望向户外平台


▼浴室


▼庭院中的草场


▼庭院回望树屋

 

材料
当地建筑材料以石头和松木为主。我们期望用当地的材料来建造这七栋树屋。我们以合作社的名义取得当地林业局的伐木证后,在不破坏当地森林景观的前提下,在森林零散的砍了些树,做成树屋表面的木瓦。木瓦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慢慢从木色变成像金属的灰色,这也是我们期望的,期望树屋表面留下时间的痕迹。变成灰色的树屋像七个武士穿戴着盔甲守卫着这片森林。

 

▼树屋外观


▼木瓦


▼守护着森林的树屋


▼平面图


▼剖面图


▼细部


 

项目名称:光和云朵树屋民宿
项目地址:四川省阿坝洲松藩县大姓乡上纳咪村
设计公司:微建筑工作室
主创及设计团队:张燕平、戴海飞、齐玥
业主:四川光和云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轻钢结构厂家:郫县三鑫木制品厂
设计年份:2018.5-2018.8
建成年份:2019.10
建筑面积:270㎡
空间主材:饰面板 木材 金属 钢 钢结构体系
摄影师:朱雨蒙
编辑版权©灵感LAB,禁止以灵感LAB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关注公众号

关注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