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最大化引入与人工痕迹的最大化退让|
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最初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学概念,代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我们使用它作为对这个项目中复杂问题最基本的思考原则,从原初开始重新推演,剔除了僵化的经验式的空间语汇与个体过于主观的人为干预,在整个项目进程中不断溯源追问,以期从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得到一个简单而接近项目本质的“第一性”空间。
▼金山坪村,从千岛湖看向基地
▼从大乐之野上方看向千岛湖
在千岛湖西侧水岸交界的金山坪村,自然环境的最大化引入与人工痕迹的最大化退让成为了第一设计原则。作为城市中喧嚣居住环境的反面,我们认为这个民宿空间最大的价值是帮助使用者得到内省式的自我回归。而这并非来自对外在环境的消极屏蔽,与之相反,在室内环境中,外部的自然环境恰恰成为了这一过程积极的路引。
▼大乐之野 · 千岛湖
首先考虑的议题就是自然如何引入。框景作为最直接的空间操作手段,在第一时间即成为了讨论的焦点。我们在介入项目之初与已进入施工图阶段的建筑设计团队进行了多次立面的调整,看与被看的基本论题被反复推敲,直到最后达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C栋外观
▼从C栋客厅的室外看向室内,以及玻璃反射中的千岛湖
▼C栋二层的客房,落地窗带来的连续景观面
下一步,室内空间的物质性被最大程度地削弱。在形式操作的层面,以装饰性的手段将所有建筑工业化的表达抹去,没有结构的暴露,也尽可能隐藏了机电的痕迹,平整的天地墙将空间的高潮引向窗外的自然本身。
▼门厅
▼接待区域
▼公共区域
在材料操作的层面,用质朴的黑白灰色调与木材回应原始村落的记忆。不过分强调设计感也不刻意回避当代性,一切以和谐的氛围为主旨。
▼客房概览
▼卧室和透明浴室
在器物选择的层面,恰当合用是判断的标准。在最大限度精简的前提下,满足功能使用上的舒适。在执行这些操作的过程中,外部环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整个空间体验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而这种存在形式也恰好构成了对在地性的回应——剥去窗外的千岛湖,空间就不是完整的;而不同状态的外部环境又反过来赋予了同一空间几乎完全不同的性格。
▼晴空夕阳下的阁楼房
▼阴雨天气中的另一种表情
▼从A栋二层看向村庄和远山
最终通过这一系列主动规避的过于主体性与竞争性的设计操作,空间与自然达成了礼貌的沟通与互相渗透的平衡。
▼内饰细节
▼根据不同的立面条件、不同的室内条件确定的不同框景做法(洗手间)
▼泳池平台
▼夜景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名称:大乐之野 – 千岛湖
项目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鲁能千岛胜地
设计公司:即域建筑设计工作室
主创及设计团队:侯睿、朱丽瑾、王一申、陶舒婷、徐翰骅
软装设计:苏州大田软装设计
建筑设计:天华建筑
项目客户:杭州千岛湖全域旅游有限公司
运营团队:大乐之野
设计年份:2019.5
建成年份:2020.9
建筑面积:1349㎡
空间主材:自流平、肌理漆、木材、玻璃、藤编、织物
摄影师:自流平、肌理漆、木材、玻璃、藤编、织物
编辑版权©灵感LAB,禁止以灵感LAB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关注公众号
关注抖音号